中国药食同源数据库首发│药食同源智慧解锁健康新生态
中医药文化历经千年,“药食同源”理念深植于中国人的生活哲学。《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记载,阐明了食物与药物的共生关系。但药食同源产业仍然存在科学研究薄弱、公众认知不足、高水平产品缺乏等问题。为此,中国中药协会药食同源物质评价与利用专业委员会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及行业领军企业,构建全球首个中国药食同源数据库,以科学数据为纽带,架起传统智慧与现代健康产业的桥梁。
数据库以“分层服务、动态融合”为核心,涵盖药食同源物质、样品、产品三大核心板块。公开数据库面向公众与基础研究,包含“物质数据库”“产品数据库”“科普宣传”三大功能模块:
物质数据库:系统整合108种药食同源物质的基础属性与前沿研究成果,包含物质的名称、来源、主要成分、功效、质量标准、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应用、使用禁忌、本草记载与考证、国家和地区法规、DNA条形码、图像及视频等信息,为公众提供科学养生指南。
产品数据库:同时面向企业开放药食同源产品信息登记,包括产品名称、产品组成、产品类型、产品规格、营养成分表、研发依据、产品品牌、生产厂家、生产地址、上市时间等。消费者可便捷查询产品信息,助力消费者甄选优质产品,企业亦可依托数据进行市场分析与研发优化。
科普传播平台:定期更新药食同源物质相关的学术研讨会、科普讲堂活动信息及四季养生指南等专题栏目。
非公开的样品数据库服务于市场监管与专业机构,依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物质与产品样品检测数据。该库涵盖药食同源样品的产地、一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淀粉、粗纤、粗多糖等)、常量元素(钙、钾、钠、镁等)、微量元素(锌、铜、铁等)、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黄酮、生物碱等次生代谢产物;安全性检测(如农药残留、重金属、黄曲霉素等风险指标),抗营养因子(植酸、凝集素、多酚等);数据库通过动态更新与多维度指标,为行业安全监管、标准制定及风险预警提供坚实支撑。
数据库不仅是信息的集合,更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引擎。在公众健康服务方面,它是科学养生的指南针。通过查询药食同源物质的功效、禁忌及食用养生方案,帮助公众科学养生,避免盲目使用,实现“寓医于食”的健康管理。产业创新方面,数据库为科研机构与企业提供海量数据支撑。通过整合药食同源物质的成分分析、功效验证及安全性评价数据,快速锁定研发方向,显著缩短研发周期,孵化大健康领域的新业态。
药食同源数据库设置多语种版本,以科学数据为纽带,通过全球共识性语言(如营养成分、安全性指标)诠释药食同源价值,为我国药食同源产业走向国际市场,帮助海外人士了解药食同源提供工具和平台。
数据库的建成将为药食同源产业提供一个综合性、完整性、公共性、开放性、及时性和动态性的数据支持平台,为中医药服务大健康提供战略支撑。
药食同源数据库已开放公众查询入口(https://www.mfhcn.com/)
诚邀科研机构、企业及国际伙伴共建数据未来,联系邮箱:zwh202108@163.com
主办单位:中国中药协会药食同源物质评价与利用专业委员会
来源:新时代本草